-
科学之光之《天工开物》ppt公开课件
- PPT预览
-
PPT内容
这是科学之光之《天工开物》ppt公开课件下载,主要介绍了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天工开物》简介 ,简介宋应星,概括课文的大意,小结,欢迎点击下载哦。
科 学 之 光
祁阳二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刘 宝
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2、体会科学知识与文学语言完美融合的写作风格,宋应星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
3、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热爱科学。
第一课时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社 会 背 景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天工开物》简介
《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堪称技术百科全书,全书共十八卷,分别记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纺织和染色、制盐、制糖、陶瓷制造、金属冶炼和加工、采矿、榨油、造纸、酿造、颜料、车船、兵器和珠玉的生产过程、工具设备和生产工艺等。
简介宋 应 星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生时明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四十三年他和他的哥哥宋应升同时考中举人,以后屡试不第。崇祯七年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由于对经义八股文不感兴趣,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调查研究在当时被称为实学的科技知识上,并着手撰写《天工开物》一书,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到崇祯十年(1637)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的科技史名作。
稻
《稻》选自《天工开物》的第一篇《乃粒》。“乃粒”一词出自《尚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yì)”,意思是百姓有粮食吃,天下才能安定。作者在这里用“乃粒”一词,统指谷物。
稻并不在传统的五谷之列。汉代的郑玄注《周礼·天官·疾医》,以麻、菽(豆)、麦、稷(小米)、黍(黄粘米)为五谷。
大凡水稻的品种最多。不粘的禾稻叫秔(粳稻),米叫粳米。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没有粘黄米,酒都是用糯米酿的。)质地本来属于粳稻但晚熟而带粘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类的)不能用来酿酒,只可以煮粥,这又是一种性质的水稻。
1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大凡稻谷的外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将长芒稻称为“浏阳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长粒、尖粒以及圆顶、扁粒的不同。其中稻米的颜色还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和杂黑等等。
第一段介绍水稻的种类。
以“凡稻种最多”一句总括其事,接着,分别从粘性、功用、稻谷的形状、稻米的色泽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2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
浸湿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为“社种”(这时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凡是播种,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等到发芽后,撒播到田里,长到一寸左右,称做秧。
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稻秧长到三十天,就要拔起分栽。若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育秧期已过(仍不插秧),秧就要变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过长几粒谷,只能算是长出谷粒罢了。大凡一亩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
第二段介绍水稻的育种分秧。
第一步是 “湿种”。
第二步 是“播种”。
第三步是“分栽”。
3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
凡是稻秧已经分栽后,早熟的在七十天后即可收获(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各地方言名称很多,不可尽述),最晚熟的要经过夏天,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后才能收获。那些在冬季播种,到仲夏就能收获的,是广东的水稻,因为此地没有霜雪。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秋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稻田十天无水,就有干旱之虞。夏种冬收的水稻,必须种在有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种水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能催苗速长。靠湖边的田,要待夏天洪水过后,六月才能插秧。育这种秧的稻种要在立夏时播种,撒在地势高的田里,以待农时。
第三段介绍水稻的收获及成熟期。
收获和成熟,都因南北气候及稻种的特性而有所不同,也与水源丰枯、地势高低有关系。
4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旱干无忧,此一异也。
南方平原地区,多是一年两栽、两获。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类。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再生秧。再生秧在清明时已和早稻秧一起播种。早稻秧一天无水即死,晚稻秧经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暴晒也不怕,这是个奇特的稻种。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大凡种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时候,则水稻生长时始终都要灌水。农家不惜勤苦,以满足用稻米酿春酒的需要。大凡水稻十天失水就要死,于是育出一种旱稻,属于粳稻但不带粘性,即使在高山地区也可插秧,这又是一个奇特的稻。还有一种香稻,只取其香味来供贵人享用,但结实甚少,营养全无,不值得崇尚。
第四段介绍南方两季稻的栽种,及水稻的一些特殊品种。
第二课时
治 铁
《治铁》选自《天工开物》中卷第十篇《锤锻》,是宋应星论述冶金工艺的重要篇章,从中可以见出他对传统锻造业的重视。
大凡锻造铁器,用炒过的熟铁制成。先铸铁做成砧板,把它作为承受锤打的底座。有句俗话说,“万器以钳为祖”,并非无稽之谈。凡是刚出炉的熟铁,叫毛铁。锻打时,损耗其十分之三,变成铁花、铁滓。若已成废品还未锈烂的,叫劳铁,可用来改制成别的器物或原来的器物,再经锻造,只损失其十分之一。
第一段总说锻造铁器的方法,即以熟铁为原料锤锻而成。
2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凡山林无煤之处,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其炎更烈于煤。即用煤炭,也别有铁炭一种。取其火性内攻、焰不虚腾者,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
第二段介绍用煤和炭炼铁的方法。
3凡铁性逐节粘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枵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水火未济,其质未坚。乘其出火之时,入清水淬之,名曰健钢、健铁。
大凡把要锻造的铁逐节粘合起来,在接口处涂上黄泥,再放入火中烧红后捶打,将泥滓打去,只将黄泥作为接合的媒介。铁器锤合之后,除非烧红、斧砍,否则是永不会断的。凡是熟铁、钢铁已经经过烧红、锻打后,水火作用尚未调合,它的质地不坚。乘铁器出炉时,放入清水中淬火,名为健钢、健铁。
言乎未健之时,为钢为铁,弱性犹存也。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则惟事冶铸也。
这是说未“健”之前,作为钢和铁,还存有软弱的性质。凡是焊接铁的方法,西洋各国另有奇药。中国小件焊接用白铜粉作焊药,大件焊接则竭力挥锤而强行接合。经年累月之后,接口终究不牢。因此大炮虽在西洋有锻成的,而中国还只靠铸造而成。
第三段介绍锻铁工艺。
小结
1.《天工开物》中所反映的科学思想。
《天工开物》一书涉及的农业、工业生产技术近三十种,本课选取的两则,一农一工,颇具有典型意义。
首先,宋应星置《乃粒》于卷首,开宗明义,表现了他的重农思想,这与那些视务农为可耻的传统读书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从《稻》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应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农学中的“三才”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古代的农学,历来强调天、地、人三种因素的协调。
另外,《治铁》突出地反映了宋应星的技术思想,即“法”“巧”“器”三者的完美结合。法,就是操作方法;巧,就是人的技能和智慧;器,就是工具和设备。
2.百科全书式的叙述风格。
《天工开物》传到欧洲后,被称做“技术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的叙述风格也是“百科全书”式的。每章文字,先概括说明主要议题,提出一般原理,作诠释或下定义性质的描述;然后再就具体事例,或按操作次序,或按工艺流程展开叙述,逐次延伸,并对重点内容详加剖析,语言简明,表述清晰。如果联系到作者尚有很多其他不同风格的著作,如纵横骋辞的政论《野议》,情韵幽深的诗集《思怜诗》等,则他能坚持用纯净得近乎枯燥的实用语体写科技著作,是和他毅然放弃科举转向实学一样令人感动的事。
3.小字夹注的妙用。
《天工开物》全书在正文之间辅以夹注,既对正文作了补充说明,又传达出更为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且语言生动有趣,有舒缓叙事节奏、调节阅读气氛的作用。
相关PPT
金沙彩票QQ分分彩: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PPT课件下载,主要介绍了有趣的民俗谚语,1-2 探索之路,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探索。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二、科学探究其乐无穷,欢迎点击下载哦。 《探索之路》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PPT课件2:这是《探索之路》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PPT课件2下载,主要介绍了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哥白尼的简介,哥白尼的发现,一、地球是圆球体,二、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并且大气层随著地表运动,三、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爱因斯坦的简介,布置作业,欢迎点击下载哦。 《走进神奇》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PPT课件3:这是《走进神奇》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PPT课件3下载,主要介绍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自然中的神奇,有趣的民俗谚语,自然界的神奇,欢迎点击下载哦。 《科学之光之《天工开物》ppt公开课件》是由用户网友上传于2021-02-24上传,属于语文课件ppt。标签:
-
相关PPT
-
缩略图
-
网站地图 | 金沙彩票五分彩 | 金沙彩票上海快3 | 金沙彩票韩式28 |
申博网上牛牛娱乐 | 太阳城牛牛赌场 | 菲律宾申博官网代理 | 菲律宾太阳城 |
123彩票广西快3 | 棋牌娱乐斗地主登入 | ek娱乐是合法的吗 | 博彩街机 |
宝马彩票江西11选5 | 金沙彩票幸运28 | 宝马彩票江西11选5 | 金沙彩票澳洲3分彩 |
金沙彩票上海11选5 | 金沙彩票上海快三 | 金沙彩票上海时时乐 | 金沙彩票江苏11选5 |
4444ib.com | 398PT.COM | 179sj.com | 678XTD.COM | S618E.COM |
598jbs.com | 958XTD.COM | 994sun.com | 236SUN.COM | 163jbs.com |
8ZZS.COM | S6181.COM | 272SUN.COM | 587sunbet.com | 198jbs.com |
168jbs.com | 77TGP.COM | 57XTD.COM | 177BBIN.COM | 758XTD.COM |